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湖北地区清真寺建筑中国化特征分析(3)

来源: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中轴对称布局 采用院落对称布局的清真寺通常将核心建筑布置在主轴线上,次要建筑物沿轴线方向展开,均匀分布于两侧,以此强调空间的内在秩序

(1)中轴对称布局

采用院落对称布局的清真寺通常将核心建筑布置在主轴线上,次要建筑物沿轴线方向展开,均匀分布于两侧,以此强调空间的内在秩序,同时使院落结构更为规整。与其他布局形式相比更多地散发出一种庄严肃穆的场所感。

老河口清真寺就是中轴对称布局的典型代表。该寺位于老河口市两仪街,始建于1853(清咸丰三年),后历经战乱受损,经过多次修复,面目为之一新。现存清真寺仍保持传统院落式布局,主体建筑礼拜大殿布置于庭院西侧,与入口飞檐式门楼遥相呼应,形成明确的东西向轴线,沿轴线南北两侧对称布置办公及生活用房,两侧厢房均为面向主轴线的二层楼房,上空设走道将两组建筑的二层相连接。礼拜大殿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进一步强化其中心地位。这种对称形式使清真寺在平面布局上更加井然有序,营造出深邃庄严的空间氛围(图 3~6)。

(2)变轴复合布局

湖北地区部分清真寺虽采用中国传统院落式布局,但只取中国传统布局之意,并不完全模仿其形,在院落结构上并不强调轴线两侧严格对称,甚至辅以多条轴线。建筑群以礼拜大殿为尊,其他功能建筑则根据使用需求因地制宜、合理布置,呈现出自由多样的规划特点。

襄阳市樊城清真寺④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寺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友谊街(原教门街),为湖北省四大古清真寺之一。据寺内残碑记载:“樊城清真寺……肇自前明永乐年间,规模整齐”⑤。1792年(清乾隆五十七年)由当地回民捐款重修。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重修樊城清真寺碑记载:“该寺建自明前,至国初乾隆年,规模宏大,殿宇辉煌”⑤。1867年(同治六年)又一次修缮。该寺整体采用传统院落式布局,寺门为三层飞檐牌坊式门楼,门楼两端为“双龙捧寿”封火墙,正中刻“清真寺”三个苍劲醒目的大字,与二门相对形成第一进院落。寺内礼拜大殿、南北讲堂、综合楼等建筑围合出第二进院落。礼拜大殿坐西朝东,为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由卷棚、正殿、窑殿组成,相形之下突显出其主体地位。卷棚为硬山顶,大殿为歇山顶,卷棚与大殿通连,未设隔断,面阔五间,南、北端各设一讲堂,中间三明间为穆斯林小憩之处。大殿和窑殿以“勾连搭”⑥形式连为一体,窑殿上设望月楼,为单檐六角攒尖顶。该进院落南侧建有一座六角攒尖顶凉亭,与礼拜大殿共同营造出清真寺朴素典雅,肃穆幽静的氛围(图 7~11)。

(3)混合布局

当一进院落无法满足清真寺的功能需求时,可沿主体建筑纵向或横向布置多进院落。各院落在空间处理上遵循“有定制,无定式”的原则,按照实际需求,采用对称或非对称布局,形成丰富的空间序列。每进院落之间通过门坊分隔,既达到宗教空间氛围的层层深入,又有利于院落空间的前后贯通。房县长望清真寺便是这一布局形式的典型代表。

房县长望清真寺采用多进院落布局,将礼拜大殿布置于核心位置,以其所在东西方向为轴线,两侧分别对称布置办公及水房等辅助建筑,由此围合成第一进对称式主体院落空间,作为穆斯林进行礼拜等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第二进院落是以接待室、会议室为主的办公空间;第三进院落较小,由其他附属生活用房围合而成。这两进院落为非对称形式,以实用为原则。各院落之间功能分区明确,层层递进,隔而不断。二、三进院落总体沿南北向轴线展开,而第一进院落仍保持东西轴线,以突出礼拜大殿的核心地位。整个建筑群布局井然有序,突出清真寺宗教个性的同时,兼顾了中国传统院落布局特点,共同创造出一个伊斯兰宗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共通融合的建筑风格(图12~14)。

3.3 厅井民居风格

由于受到气候及地理环境的双重因素影响,湖北地区的民居建筑因地制宜,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厅井风格。这一传统民居风格体系成熟于明清时期,正是伊斯兰教在湖北传播发展的高潮时期,因此,湖北地区清真寺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吸收融入当地民居建筑特征,形成了厅井式清真寺建筑风格。

厅井式风格虽然在轴线布局和空间对位上表现出院落式特征,但其天井是通过屋面交汇的檐口形成了聚合空间,更具内向性,在平面布局上更加紧凑密集。建筑的采光、通风及排水都通过天井来解决,所以面向天井的墙面基本采用可拆卸的门窗或者回廊,提升空间通风性能,更好地满足防风、防晒及防雨的要求。湖北省四大古寺之一的松滋西斋清真寺便是湖北厅井民居风格的代表性建筑。


文章来源:《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hbkjxyxb.cn/qikandaodu/2021/0513/582.html



上一篇:中国人的感恩
下一篇:湖北汉江干堤除险加固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投稿 |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版面费 |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