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满族游戏与采茶戏如何相融合?(2)

来源: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如果我们想要将采茶戏艺术与满族游戏进行深度结合,就需要我们从根本理解这一独特角度出发来综合认知整个融合体系。对于采茶戏艺术和满族游戏来说

如果我们想要将采茶戏艺术与满族游戏进行深度结合,就需要我们从根本理解这一独特角度出发来综合认知整个融合体系。对于采茶戏艺术和满族游戏来说,其中实际上仍然存在诸多不同。只有理性认知两种艺术之间的差异性,才能真正有效的理解两种艺术。
从客观表面上看,采茶戏艺术与满族游戏不仅分属于不同时期和地域,同时其两种活动的内涵表达之间,也存在自身的独特内涵。
\"t01199329b59af5fc46.jpg?size=640x395\"
4 凸显文化属性、彰显艺术趣味——满族游戏与采茶戏艺术融合的具体实施策略
满族游戏的趣味性和文化属性,决定了其在今天充满应用价值,尤其是其中所彰显的满族文化和艺术理念,使得我们传承满族艺术就极其必要。当然合理应用采茶戏,并且将其与满族游戏之间的全面融入和本质创新相结合,实现融合发展的全新动力。在整个采茶戏的具体表现过程中,其中更多是以轻松愉悦的方式来实现沟通,这就存在诸多应用上和表现上的突出优势。
采茶戏活动的形式是多样化的,除了基础的表现形式外,完善而体系化的内容也是实现其价值呈现的关键所在。所以,在利用采茶戏这一活动形式时,更多在于通过展现其中所诠释的精神思维,结合满族游戏的趣味特色,从而更为全面的展现采茶戏活动中所诠释的人文精神。
无论是满族游戏本身,还是采茶戏艺术,其实际上都是对相关文化内涵的集中诠释与表达。当然,艺术趣味的合理融入与深度诠释,则实现了这两种艺术内涵的独立化展示。当然文化和艺术也成为当前我们融合满足游戏与采茶戏艺术的关键内涵。
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两种艺术之间的融合,并不是简单的融合活动,而是立足内涵共性基础上的合理应用与综合融入机制,更是艺术认可背景下的成熟诠释与集中表达。在融合角度来具体分析采茶戏与满族游戏之间的实施策略,尤其是对于采茶戏来说,其在具体融合、应用过程中,关键在于对艺术化理念进行优化呈现。
因此,在将满族游戏与采茶戏艺术融入之后,需要在具体理解采茶戏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这一前提下,为我们创新满族游戏提供价值启迪。从文化融入和艺术升华的视角来分析具体的融合策略,通过对两种艺术的本质特色进行分析,探寻和合理完善的情感理念,结合人文价值理念的合理表达,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效果。当然,在将满足游戏与采茶戏艺术相融合时,要注重创新实践机制,尤其是通过充实创新力量和创作素材,从而赋予融合艺术的新途径和新素材。
结合满族游戏的价值特点和内涵色彩看,其中所传递的,不仅是一种游戏形式,更是一种文化内涵的集中表达。当然,对于满族游戏来说,其中所诠释的实际上是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之间的生动融合,此外,在满族游戏中,我们也能够感知到其中所诠释的趣味性和艺术性。然而在民族文化日益消亡的今天,满族游戏的价值力和影响力日趋消弱。因此,探究采茶戏艺术与满族游戏之间的合理融合机制,其将在丰富艺术表现的基础上,传承传统文化,顺应文化发展趋势。
5 结语
在今天,我们具体利用茶文化时,其形式也实现了多样化、载体化,其中最具特殊性的就是采茶戏艺术。当然采茶戏活动本身作为一项充满文化内涵的交流活动,其自身价值的具体发挥的过程,恰恰就是文化诠释与体现的过程。采茶戏的活动特色和文化内涵,决定了能够将具体的满族游戏这一形式融入和应用其中,共同的情感特征不仅成为两者融合应用的基础前提,更是实现其时代价值最大化表现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王碧怡,岑雅影,蔡美燕.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的保护与传承——以江西采茶戏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1):256-259.
[2]钟恒成,王玉,苏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地方小戏的生存与发展——湖北阳新采茶戏生态旅游开发探讨[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51-153.
[3]蔡育玲,晏佳威,林玉岚,等.电子类游戏对少年儿童动商的影响及体育游戏干预——以满族传统体育游戏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136-137.
基金项目: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校级课题“承德满族民间游戏幼儿园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编号:)研究成果;国家民委教改项目:“满族文化元素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探究”(课题编号:)研究成果。


文章来源:《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hbkjxyxb.cn/zonghexinwen/2020/0725/364.html



上一篇: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及对策
下一篇:高校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的现状与现实意义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投稿 |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版面费 |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