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日新致远 追求卓越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4)

来源: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站在创刊40周年新的起跑线上,我们深知:在新形势下,学报工作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社会对期刊的评价体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站在创刊40周年新的起跑线上,我们深知:在新形势下,学报工作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社会对期刊的评价体系发生变化,对学报冲击很大;学报间竞争程度日益明显;学报自身办刊的观念、体制和手段明显滞后,管理工作存在薄弱环节等。学报优质稿源不足、作者队伍不稳定,进一步提升学报的质量、水平和影响力难度加大。我们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应对挑战,在服务、质量、特色等方面施展新的作为,实现学报工作的全面突破。

我们要进一步明确宗旨。要一如既往地坚持办刊方针和业务范围,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充分发挥好学报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社会功能,尤其是对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服务功能,使其不断得到改进和优化。

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学术质量和编校质量。要把“质量立刊”与“质量立校”结合起来,真正能体现我校的整体学术水平。要制定各项合理的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学报编排、印刷的标准和规范,不断完善编辑责任制,提高学报的编校质量和印刷质量。

我们要大力拓展数字出版服务领域。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积极适应媒体融合的新特点、新需求,从内容、技术、平台、渠道、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有效运用数字技术,创新内容表达,丰富呈现形式,探索建立符合学报发展的期刊媒体信息传播体系。我们要进一步立足自我,弘扬特色。“特色”是刊物的命脉,“以特色争一流”一直是本刊坚持的工作方针。近年来,学报先后设立“向阳湖文化研究”“咸宁发展研究”等特色栏目,刊文100余篇,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今后,我们除了继续在“咸宁发展研究”等栏目深挖细掘之外,还要积极探寻特色生成的新途径,充分培育、发挥、宣传我校的学科优势,强化编辑人员的学术优势,精心策划新的特色栏目,努力突出装帧、编排、印刷等形式美的个性特征。要丰富用户体验,增加平台黏性,将地方特色和期刊特色很好的融合,突出咸宁和湖科元素;用科技期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文化。要正视现实,认清“时”“势”,把握机遇,客观认识现状中的“短板”,直击发展中“痛点”。增强忧患意识,树立文化自信,强化责任担当,扎实有效地推进期刊的建设和发展,不断提升学报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1] 佘斯勇.“红杏一株出楚天”——《咸宁师专学报》发展简史[J].咸宁师专学报,2001,(8).

[2] 余朝晖.我的编辑观[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6.

[3] 孙寿山.创新引领融合,融合促进发展[A].中国期刊年鉴[M].北京:北京凯德印刷有限责任公司,2017.

[4] 许丽玉.高校学报出版不宜提倡市场化[J].编辑学刊,2006,(12).

[5] 段艳文.行稳致远 务实创新——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未来可期[J].科技与出版,2019,(9).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随着建国70周年和建党98周年的到来,《湖北科技学院学报》也迎来了创刊40周年,截止2019年第39卷第4期,已出刊219期。《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创刊于1979年3月,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湖北科技学院主办的一家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现任主编田辉玉(校党委书记、二级教授)。创刊以来,我校学报牢牢把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办刊方针,坚持“创新理论,繁荣学术,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办刊宗旨,始终恪守报道学术成果、交流科研信息、弘扬地方特色、扶植学术新人、促进科教繁荣的办刊理念。学报编辑部全体人员矢志不渝地注重学报整体质量的提高与学报特色的建构。历任几代学人的不懈奋斗,我校学报的整体质量稳步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忆往昔:学报人创造了辉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看今朝:新的时代,学报人必定与时倶进,再接再励,奋力创新,为学报的发展再续新篇。一、《湖北科技学院学报》40年办刊历程《湖北科技学院学报》的前身是内部刊物《教学参考》。1979年3月,武汉师范学院咸宁分院中文系的王志文、陈有恒教师,遵从学校党委之意,创办《教学参考》杂志。“春天到了,万紫千红。能不能因为力量微薄,土地贫瘠而空对东风呢?不能,必须松土、施肥、播种、培苗、催发新花,且不管这新花将是如何地瑟索芳丛、相形见绌。于是,我们的《教学参考》发刊了。《教学参考》刊载有关基础知识介绍、专题论述和教材教法研究。我们自度,就是上述这样的希望,在目前也还只能是一种奢望。自然,柔弱的幼苗将是可以长成为挺拔大树的,但是一定得富有阳光、雨露和汗水、沃土。我们自当不懈努力,并竭诚希望得到广泛的支持与帮助……”(《教学参考》发刊词)由此一路走来,今日之《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已历经整整40个春秋。作为校办学术刊物,1982年始,《教学参考》更名为《武汉师范学院咸宁分院学报》,正式以学报命名,并单独设立学报编辑部,负责学报的组稿、编辑、出版、发行。褚若平、徐志祥、何家忠、姜涛、万献初、李新灿、诸葵等同志先后担任文、理科责任编辑。1983年,武汉师范学院咸宁分院更名为咸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因之学报也更名为《咸宁师专学报》。1988年,国家对内部发行的报刊实行登记制度,《咸宁师专学报》的内部登记号为(1988鄂刊)字第155号,季刊,16开本96个页码。1989年8月,学校设立学报编辑部中层建制,同年12月下文成立第一届学报编辑委员会,并由分管教学副校长张芳彦兼任学报主编,费国方、熊贤汉为学报正副主任,同时调佘斯勇、彭茜珍两同志分别任文、理科学报专职编辑。1990年12月,学校下发《咸宁师专学报工作条例》(校发(1990)10号),学报编辑部也对外颁布《关于稿件处理的若干规定》,由此,学报工作日益规范、合理,并在1991年5月,咸宁师专学报编辑部荣获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先进期刊编辑部”二等奖。1994年5月,再次获得湖北省教育委员会、湖北省新闻出版局联合颁发的“学报编辑部建设先进奖”。1994年5月,《咸宁师专学报》通过了省教委、省新闻出版局的联合评估,获一致好评。8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达(94)新出期655号文件,同意创办《咸宁师专学报》(国内统一刊号CN42-1385/C,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5342),并于12月,完成条码登记工作。批文下达后,原湖北省教委副主任袁继凤先生、陶醒世先生慨然为学报题写贺辞,武汉大学李国平先生,专门撰写四言长篇表示祝贺,华中师范大学章开沅先生(原华中师大校长)、王庆生先生(时华中师大校长)、肖汉森先生(时《华中师大学报》主编、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副会长)时《中南财经大学学报》主编屈演文先生、复旦大学陈尚君先生等知名人士及兄弟院校或函或电以各种方式表示祝贺。公开出版发行后的《咸宁师专学报》致力于学报的学术内涵建设,1995年其刊文转摘率在全国同类学报中排名第32位,1996年迅速攀升至全国第15位,足见其发展之快和影响之大。1996年,《咸宁师专学报》加入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开始了学报崭新的数字化历程。1997年8月,学校发文,正式任命熊贤汉为编辑部主任兼学报主编;10月,任命诸定立副校长为学报编委会主任,熊贤汉为副主任,组建新一届学报编辑委员会。1999年,应作者、读者和学报自身发展之需,经申报国家新闻出版署并获批《咸宁师专学报》改季刊为双月刊出版,国内统一刊号更改为CN42-5015/C。同年9月,《咸宁师专学报》在首届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优活动中被评为“质量进步奖”。2000年7月,诸定立副校长退休,黄圣周副校长兼任学报主编,同时任命吕守茂、佘斯勇为学报编辑部副主任。2003年,主编黄圣周,副主编王园朝、佘斯勇。2003年,经教育部同意,原咸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原咸宁医学院合并组建成咸宁学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于2003年8月下文(新出报刊〔2003〕808号),同意《咸宁师专学报》更名为《咸宁学院学报》,新编国内统一刊号为CN42-1717/C,其它登记项目不变。2004年,主编陈禹九,副主编吴基良、吴鸣虎、佘斯勇。2006年在全国第三届高校社科学报评优活动中,《咸宁学院学报》再创佳绩,被评为“全国质量进步社科学报”;《咸宁学院学报》“向阳湖研究”栏目被评为省“优秀栏目”。2007年,主编吴基良,副主编白育庭、钟儒刚、吴鸣虎,佘斯勇(执行);2010年,主编夏再兴,副主编钟儒刚、刘成武,佘斯勇(执行)。为满足更多的作者出版科研成果的需求,经申请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并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咸宁学院学报》改双月刊为月刊出版,加快了出版周期。2012年,咸宁学院更名为湖北科技学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审字〔2012〕406号文件批复,同意《咸宁学院学报》更名为《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42-1831/Z。办刊宗旨为: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促进校内外学术交流,推动教学科研,促进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2016年,党委书记彭育园担任学报主编,副校长吴鸣虎任副主编,陈国和任副主编(执行)。2016年12月,为了进一步提升期刊质量,促进学术期刊精品化,经申请湖北省教育厅并报湖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湖北科技学院学报》于2017年2月改月刊为双月刊出版。省教育厅关于同意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变更刊期的批复。(鄂教科函〔2016〕32号);2018年12月,学报被湖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评为“先进集体”。2018年12月,党委书记田辉玉担任主编,副校长吴鸣虎担任副主编,邹强任副主编(执行)。今日之《湖北科技学院学报》认真践行办刊宗旨,全力服务地方建设,服务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在学术性、地方性、特色性等方面努力前行,不断创新。目前,学报编辑部拥有专职编辑12名,办刊经费充足,办刊设置齐全,办公制度完善,办刊人才齐备。二、《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办刊效应《湖北科技学院学报》自创刊以来,历任编辑、出版者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求实求真、为人作嫁。在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业务主管单位、主办单位等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忠实地践行刊物的办刊宗旨,全心为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为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服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社会效益有目共睹,学术影响力逐步提升,赢得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具体说来,《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办刊以来,其办刊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窗口与平台作用。《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是湖北科技学院对外宣传的一扇窗口,它所刊发的论文主要是反映现代科技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及重要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通过这扇窗口,国内外学者、各界人士更多地了解湖北科技学院,熟悉湖北科技学院,同时,《湖北科技学院学报》通过自身所特有的优势用更多的方法更多的途径展示了湖北科技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成果和整体水平。《湖北科技学院学报》作为一个出版平台,能够及时地、便捷地展示高校的教学、科研实力和办学水平。《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在追求学术性、创新性和特色性的同时,能及时地发表各学科最新科研成果,为科研成果的公布和转化提供平台。学报先后开辟“向阳湖文化研究”“咸宁发展研究”“政治经济与法律”“文学研究”“语言研究”“历史与文化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等栏目,吸引了大批名家稿件。《人民文学》杂志社常务副主编崔道怡,《求实》杂志社编审牧惠,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辽,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员陈漱渝,国家教育部文化素质指导委员会委员王尧,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陈虹等知名专家、教授纷纷为专栏撰文。截止2019年第4期,学报已刊发论文10 396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近年来,学报在省内和全国的期刊评估、评优活动中均获得优异成绩,荣膺一系列荣誉称号,学报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四大检索全文复印数十篇,索引、转载、引用2 000余篇。2.园地与服务作用。培养人才,繁荣学术,扶植学科建设,是我校学报始终坚持的一项原则。多年来,学报编辑部的同志耐心指导年轻的作者修改完善稿件,培养科学、严谨、规范的写作素养。编辑部应邀在校内外做科技论文写作等方面的专题报告和学术交流多场,通过学术争鸣搭建学术高地,向业内宣传期刊品牌,与创新者碰撞思想,受到师生和科研人员的欢迎。《湖北科技学院学报》作为教学、科研成果发表、交流、学习的园地,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促进科研成果传播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学报植根于高校,与高校教师联系紧密,能及时、快速地将各类人才的新思想、新方法公布于众,传播于世。一些青年教师、不知名的“小人物”,就是通过学报这块人才培养基地使他们的学术水平迅速提高,科研成果得到尽快发表,从无名到有名,逐渐成长起来。许多作者通过学报了解自己论文存在的不足,通过编辑部的帮助,提高了论文写作和科研水平,增强了继续深入研究的信心,有的甚至成为学科带头人或领军人物。创刊以来,老一辈编辑工作者贡献了不可磨灭的智慧,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值得一提的事,他们既当“经师”又当“人师”,他们不仅在编辑岗位上耕耘,而且在教学岗位上播种,不少人都著作等身,成为地市州高校知名学者。比如原编辑部主任佘斯勇被评为“湖北省期刊优秀编辑”。原编辑部主任陈国和《乡村小说视域下的当代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书写研究》一书获“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成果优秀奖”。学报编审余朝晖2016年获“湖北省科协《科技创新源泉工程》科技期刊优秀编辑”奖、2017年入选“湖北省科协科技人才专家库”、2018年获“第十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湖北省科技期刊特色活动优秀编辑工作者”、2018年入选“咸宁市社科领军人才”;论著《解读高校学报封面装帧文化》《我的编辑观》先后荣获湖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优秀编辑学论著”。学报副编审彭茜珍大学毕业后就从事编辑工作,三十年如一日,把岁月延伸为一种责任,注重新人培养,做好传帮带。责任编辑胡莉献身编辑事业,致力于编修。还有副编审吴惠娟、熊瑛、王淑华等同志始终坚守在编辑岗位上,为学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传承与积累作用。从记载科学研究的历史轨迹、积累高层次的文化财富方面看,高校学报承载着文化传承与文化积累的时代使命。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现今的《湖北科技学院学报》能够多途径、多渠道、多方法、多方式传承文化,宣传科普,推广科技,交流方法,这种传承与交流是广泛的、世界性的;与此同时,《湖北科技学院学报》通过纸质版、电子版在不断地积累文化,为整个文化事业的发展做着自己应有的贡献。迄今为止,学报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等收录。三、《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办刊愿景2005年以后,中国的文化体制改革风生水起,中央对新闻出版单位的性质界定为非经营性机构和经营性机构。高校学报何去何从,一度成为业界人士、所有学报人、政府管理人员关注的热点、焦点,也是改革中的难点,毕竟高校学报在我国整体期刊市场中占有一壁江山,其体制之特殊、办刊模式之特殊、管理方法之特殊、作用之特殊、地位之特殊总让人剪不断、理还乱。WTO后,学报要走向市场,要国际化的声音不绝于耳,并一度占据主导地位。市场化的结果,是将学术刊物混同于大众读物,让学术失去了学术的水准。在市场需求的作用下,学术出版成为追求利润的一方阵地,背离了学术研究引导社会科技、文化发展方向的本质。学术与金钱联姻必然导致异化,市场化运作使编辑部获得了经济效益,却失去了学术竞争力。历史是判断社会科学论著价值的自然尺度,学报的学术性、实践性、创新性才是生存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新媒体建设和科技期刊事业,《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为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目前,期刊媒体行业的转型融合发展已经进入深化阶段,以全球视野谋划开放合作,形成高水平的学术思想策源地,为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壮大我们的“朋友圈”已凝为“共识”。作为高校学报,应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特色,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既要坚持“内容为王”,附加值不断提升,又要遵循出版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同时,还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任用学者型主编而非行政领导,革新学术评价体系,采用影响因子排序,建立科学、开放、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不断激发出版单位的内生动力。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站在创刊40周年新的起跑线上,我们深知:在新形势下,学报工作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社会对期刊的评价体系发生变化,对学报冲击很大;学报间竞争程度日益明显;学报自身办刊的观念、体制和手段明显滞后,管理工作存在薄弱环节等。学报优质稿源不足、作者队伍不稳定,进一步提升学报的质量、水平和影响力难度加大。我们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应对挑战,在服务、质量、特色等方面施展新的作为,实现学报工作的全面突破。我们要进一步明确宗旨。要一如既往地坚持办刊方针和业务范围,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充分发挥好学报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社会功能,尤其是对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服务功能,使其不断得到改进和优化。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学术质量和编校质量。要把“质量立刊”与“质量立校”结合起来,真正能体现我校的整体学术水平。要制定各项合理的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学报编排、印刷的标准和规范,不断完善编辑责任制,提高学报的编校质量和印刷质量。我们要大力拓展数字出版服务领域。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积极适应媒体融合的新特点、新需求,从内容、技术、平台、渠道、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有效运用数字技术,创新内容表达,丰富呈现形式,探索建立符合学报发展的期刊媒体信息传播体系。我们要进一步立足自我,弘扬特色。“特色”是刊物的命脉,“以特色争一流”一直是本刊坚持的工作方针。近年来,学报先后设立“向阳湖文化研究”“咸宁发展研究”等特色栏目,刊文100余篇,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今后,我们除了继续在“咸宁发展研究”等栏目深挖细掘之外,还要积极探寻特色生成的新途径,充分培育、发挥、宣传我校的学科优势,强化编辑人员的学术优势,精心策划新的特色栏目,努力突出装帧、编排、印刷等形式美的个性特征。要丰富用户体验,增加平台黏性,将地方特色和期刊特色很好的融合,突出咸宁和湖科元素;用科技期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文化。要正视现实,认清“时”“势”,把握机遇,客观认识现状中的“短板”,直击发展中“痛点”。增强忧患意识,树立文化自信,强化责任担当,扎实有效地推进期刊的建设和发展,不断提升学报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参考文献:[1] 佘斯勇.“红杏一株出楚天”——《咸宁师专学报》发展简史[J].咸宁师专学报,2001,(8).[2] 余朝晖.我的编辑观[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6.[3] 孙寿山.创新引领融合,融合促进发展[A].中国期刊年鉴[M].北京:北京凯德印刷有限责任公司,2017.[4] 许丽玉.高校学报出版不宜提倡市场化[J].编辑学刊,2006,(12).[5] 段艳文.行稳致远 务实创新——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未来可期[J].科技与出版,2019,(9).


文章来源:《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hbkjxyxb.cn/qikandaodu/2020/0717/361.html



上一篇:山村鱼苗担
下一篇:湖北科技学院青少年篮球俱乐部的发展策略研究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投稿 |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版面费 |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